中心藝文

  • X
  • line
  • 列印
中心藝文
活動名稱 【蘭草編織】大甲帽特展
活動地點 其他
場地名稱 裕珍馨三寶文化館大甲帽蓆編織展示區
活動日期 2024-01-01 至 2024-12-31
活動時間 10:00 -17:00
展演者國籍 中華民國
展演者名稱 陳盞
活動型態 其它(展覽-工藝)
活動售票
活動內容簡述 藺草編是大甲地區傳統手工藝產業,大甲蓆賣賣可追溯至西元1828年,西元1903年李城等人在當時大甲街創立「大甲帽蓆(合資)株式會社」,甚至開設研習班,傳授編帽技藝。大甲藺曬乾作為編帽、編蓆材料,具有吸濕、脫臭及微淡香氣特色,編製品於日據時期曾作為外賓禮物。戰後更成為外銷產業主力之一。
大甲帽编織有七道工序:
1. 起帽底:帽底就是帽頂,從帽頂中心編起,經緯各6〜18條不等的原料,不斷加草編成。
2. 編帽管:帽管是帽子的頭部,帽頂直徑夠時,便開始將帽體編成圓管狀。
3. 編帽緣:帽管夠長時,加草編織帽緣。
4. 編帽緣邊:將放射狀的帽草收編,使帽緣不致分散。
5. 減邊草:減去多餘編草。
6.槌邊:槌打邊緣使帽緣平坦紮實,致此階段完成的帽子稱為「帽胚」。
7. 加工:因帽胚並不堅挺,必須經過上膠壓燙等加工程序後才成為美觀實用的大甲草帽。

傳統草編技法約可分成壓一、壓二、揀字、揀花等數種,近年發展出立體化編法,成品由帽、蓆、椅墊等,發展至燈罩、杯套、茶壺、茶杯、動物等造型,也由實用漸漸趨向觀賞性、裝飾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