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發布

  • X
  • line
  • 列印
綠工藝裝置意象 展示125公尺天然染創作
日期:103年6月17日至12月31日

地點:葫蘆墩文化中心一樓大廳

  葫蘆墩文化中心從2010年起,於國內外推動以環保、生活、文化、設計、時尚為內涵的「纖維‧時尚‧綠工藝」展覽、講座、研習與服裝走秀等相關推廣活動。今日於五層樓高的挑空大廳,展出一組壯觀華麗的「地‧水‧火‧風」綠工藝裝置藝術作品,民眾可於不綠工藝裝置藝術層,以仰視、俯視、側視等不同角度,欣賞巨型布染作品營造彩影流動的綺麗景緻。

  「地‧水‧火‧風」在遠古印第安和印度文化中,為世界與生命形成的重要元素。天染工坊以此四大元素為主題,利用多元染色技法,在總長125公尺的4件布面上呈現地貌、水流、火紋、風貌等圖案。天染工坊創辦人及藝術總監陳景林老師表示,首次製作一件長寬比超過二十多倍的巨幅布染作品,不但在構圖思維、染繪造型、創作過程等層層工序困難繁複,且在設備及技術上要面臨許多挑戰。事前並需考量空間及環境特性,找出適當懸掛方式及呈現角度,才能利用布塊間的高低錯位,形成組件作品的集體韻律和立體美感。

  陳老師說明此次創作費時4個月,初期需參作古人的手卷繪製方式構圖,讓整體具有故事情境,並運用臺灣常見的柿、石榴、薯榔、藍靛、茜草等優質天然植物染料,及素染、套染、絞染、繪染、蠟染等多種精準技藝應用,表達出「地」的色塊層次、「水」的飄游情境、「火」的熱度與線條、「風」的流動氣度,交匯融合出圖繪般的清新獨特面貌。

  葫蘆墩文化中心林長源主任表示,傳統的天然染色主要應用於服裝與飾品,部分應用於傢飾品中,對於空間裝置與藝術表現則應用非常有限。此次嘗試利用五層樓高的立體空間作為表現舞臺,讓天然染色突破造形、色彩、材質、技法、應用等限制,為臺灣的天然染色提供全新的表現方式。

  葫蘆墩文化中心近年致力落實「取自自然、回歸自然、再生利用」的綠文化目標。「地‧水‧火‧風」裝置藝術作品,為研究發展天然染色十多年深厚技術及基礎的運用發揮,打造出強化綠工藝鮮明意象的手作藝術品,顯現文化中心定位為天然染色研發中心的象徵意涵。本展展期至年底,前來文化中心的民眾請抬頭細賞,挑空大廳上彩雲繽紛的獨特美景。
  
提供單位:臺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

承辦人:張惠茹04-25260136*307

聯絡人:張銘真04-25260136*105
最後異動時間:2024-04-16 9:2
  • 回上頁